English

够热闹欠火候

2000-11-29 来源:中华读书报 □王晓宁 我有话说

中小学生“减负”前后,不少有先见之明的出版社纷纷瞄准“课外阅读”市场,组织出版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图书(主要是文学类图书),为广大中小学生真诚奉献出一套又一套“强身健骨”的“营养大餐”。笔者在上个月结束的全国书市上特别留意了有关出版社此类图书的展销和订货情况,发现目前“课外阅读”类图书的出版呈现几个新特点。

一、瞄向教学大纲指定书目,力争创品牌

在这方面,最典型的要算是人民文学出版社了。该社以它自身的资源优势和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地理优势,率先出版了《中学生课外文学名著必读》丛书,该丛书紧紧围绕“教育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定书目”,将全套26种图书(定价495元)一次到位地全面推出,这26种图书既包括中国文学名著如《家》、《女神》、《呐喊》、《子夜》、《围城》、《雷雨》、《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等,也有世界文学名著如《堂吉诃德》、《普希金诗选》、《泰戈尔诗选》、《巴黎圣母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人民文学出版社招揽读者的广告语是:“同样的书目,可靠的质量,最佳的选择,低廉的价格。”

二、请著名作家当主编,充分发挥名人效应

在这方面,比较突出的例子是由著名作家王蒙、刘心武主编,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课外语文》(小学、初中、高中每个年级各1册),该丛书打出“北京百所中学语文教师郑重推荐,《课外语文》为学生的首选课外读物”的旗号,并在每本书的醒目位置登出两位主编总结的两个公式,王蒙开列的公式是:“课内语文+《课外语文》≈语文全面素质”;刘心武开列的公式是:“《课外语文》=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应试能力”。该丛书向读者公告的“《课外语文》专家鉴定会”的鉴定语是:“凡是要求学生必读的书,都可能给学生带来负担;凡是学生自愿阅读的书,学生都不会觉得是负担。这是一套能引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好书,并对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大有裨益。”

三、独具匠心,自成体系

由广西教育出版社策划出版、北京大学中文系著名教授钱理群先生主编的“20世纪中国文学名作中学生导读本”(每套10册,其中,小说卷4册、散文卷3册、戏剧卷2册、诗歌卷1册),在所选的每篇作品旁均附有“专家点评”,并辟有“读者自评”的地方,文后还留有写“读后感”的空白。该丛书后记中说:“……点评力求多角度、多层次剖析与弘扬文本的审美意蕴;自评提倡感悟作品,观照人生,书里书外,纵横捭阖。我们期待着改变拘泥于主题、背景、段落、手法等传统的‘语文课讲析法’,致力于追求开阔的视野、灵动的思维、机敏的体悟、深层的剖析这样一种读书境界。”我们从中不难领略到策划者睿智的思路与不俗的创意。

本届书市,像这样具有独到之处的“课外阅读”类图书还真不鲜见。比如:大象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生阅读精品库》(共6册,分别是《童话》、《寓言》、《故事》、《散文》、《诗歌》、《科普知识》)。广西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的、由余秋雨先生作序的《中学生课外阅读精品库》(共26册,分“文学库系列”7册,“现代人系列”8册,“艺术宫系列”6册,“科学园系列”5册)。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学生课外阅读与欣赏》(共9卷,分别是:“中国古代散文卷”、“中国当代散文卷”、“外国散文卷”、“中国古代诗歌卷”、“中国现当代诗歌卷”、“外国诗歌卷”、“中国古代小说卷”、“中国当代小说卷”、“外国小说卷”)。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学生阅读文选》(从初一到高三,一个年级一本)。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阅读先锋”系列(分小学版1册、初中版4册、高中版4册,书中每一单元均包括“阅读文章”、“阅读训练题”、“解题思路”三部分)等等。

不过,从文学艺术是多元的,课外阅读是多彩的角度考虑,从努力创设和营造一种作者、学者、编者、读者的共振效应的思路出发,市场留给出版社的空间还是不小的,我们还可以从中做很多有益的工作。

一是要注意开发低价位、小开本、少印张的“课外阅读”类图书。虽然现在已有个别出版社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但从其运作思路和操作技法上看,还有不少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之处。低价位、小开本、少印张的实质,就是让中小学生(特别是那些家庭不太富裕的学生)能买得起,同时又便于读者携带和阅读。在这里,必须强调的是,“课外阅读”图书的字号不能太小,文字也不能排得过密,否则就极易对学生的视力造成影响和伤害。二是要注意多出版一些能够及时反映当代现实生活的新人新作。因为文艺作品离现实生活越近,才越能彰显其意义和魅力。三是要注意独辟蹊径,坚决反对和避免一窝蜂地盲目跟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